兰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甘肃创意园/工业区

[切换城市]
甘肃站> 甘肃房产> 甘肃创意园/工业区

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

地址:天津路与泰安路交叉口东150米

兰州拉面文化产业园

地址:东岗镇鱼儿沟1-1号

永新化工园区

地址:左家湾588号

万方轻工业园

地址:延安路24号附近

万泉环保科技园

地址:河雅路8号附近

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

地址:段家滩路704号

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

地址: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静宁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甘肃静宁工业园区(原名称为静宁县八里乡镇工业小区)始建于1997年4月,是由原平凉地委、行署命名的全市12个乡镇企业小区之一,2003年2月又被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命名为第六批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2005年在全国开展的各类开发区清理整顿后,被甘肃省政府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静宁工业园区。工业园位于县城以北,东至西河,南至狗娃河,西至八里镇政府,北至高效农业示范区。工业园整体位于葫芦河流域的平缓川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坡度为5‰,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园内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日照2264.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95.9毫米,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平方公里,现已开发用地880亩,配套建成了区间道路10千米,铺设供排水主管道20千米,架设了供电、通讯专线,沿主街道两侧架设路灯67盏,有效解决了亮化问题。在区间道路两侧新建绿篱带25处2500平方米,新植绿化树4000株。目前工业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道路畅通,水、暖、电、网络配套,美化、亮化、绿化齐全的发展格局。312国道横穿园区,是园区的交通要道,经一路、经三路、经三南路、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等区间道路与312国道配合形成了“井”字型路架,宝定高速公路穿园区中腹而过,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可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我们正在实施的园区场地硬化工程将全面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增强工业园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园区产业建设现状
工业园建设中,我们围绕县上确定的四大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农业项目,从政策上鼓励扶持,大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围绕果品主导产业,先后兴办了果品经销总公司、广东东莞气调库、麦林公司、七亿只果品套袋生产线、成纪酒业等龙头企业,从产前供给、产中指导、产后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形成一条龙服务,为推动果品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围绕马铃薯产业的加工增值,投资1100万元建成红光淀粉厂、年可加工马铃薯4万吨,生产精淀粉50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围绕做大养殖产业,先后新办路大路养牛场,恒发养猪厂等养殖企业9户,计划投资7300万元的飞天鸡养殖基地项目已进入前期实施阶段,新建了恒昌肉制品有限公司,优化重组了路大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精威饲料有限公司又为养殖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饲料保障,以“静宁鸡”为代表的养殖业产业链条已向纵深延伸;以大红碗方便面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我县面粉加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恒达纸箱厂、工业品公司纸箱厂、山东林源公司纸箱厂等企业在满足县内农副产品包装需求的同时,已经在全省形成规模优势,处于优势行业,在西北乃至全国市场中均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相信随着果品、纸箱集团的组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现。通过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和规模扩张,构筑完善了小区产业体系,辐射带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小区内共建办各类工业和营销企业66户,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个,累计完成投资3.84亿元(吸引外资1.93亿元),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产值1.7亿元,纸箱包装、套袋产值1.2亿元,商饮服务产值8000万元。小区内现有从业人员3560名,人均年工资在4000元以上。
三、园区管理服务
硬件是载体,软件是关键,硬件解决的是招商问题,软件则要应对如何“安商”和“留商”的问题。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我们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优惠不足服务补的原则,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入手,提升小区的综合竞争力。首先,用足用活中央和省市关于改善经济环境的政策,紧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于1998年由县委、县政府联合以县委发(1998)42号文件的形式制定印发了《静宁县八里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以后又多次进行了修订完善,园区管委会在开发管理过程中重点贯彻落实县上的各种优惠政策,向社会公布各项办事程序和环节,公开承诺来园区投资办项目管理服务方面不收取一分钱的手续费,不给投资者增加任何经济负担,并在工作中信守承诺。对一些特殊事项,根据投资方的要求,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政策跟着项目走。其次,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行挂牌保护、收费登记卡制度,对小区内重点骨干企业,由纪检、监察部门挂牌保护,凡涉及的各种执法检查活动和收费项目,必须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备案核准后实施。对窗口行业和行政执法部门,坚持实行优化环境责任追究制,并由县委、县政府明文“约法三章”,制定出谁破坏投资环境就坚决查处谁,谁对外商“索拿卡要”就砸谁的饭碗,谁冷落外商就追究谁的责任,通过狠抓落实有效遏制了“三乱”行为,维护和保障了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再次,切实转变作风,提供优质服务。凡在工业园区投资的项目,从审批立项、土地协调到竣工验收,均实行一个机构办事,一枚印章生效,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理制,努力做到优惠政策到位,跟踪服务到位。为了方便投资者就近办理各种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在园区内设立了专门的派出所、工商所、法庭、供电站、信用所等机构,这些机构业务上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行政上受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极大地方便了园区内各企业的生产生活。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强化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服务意识。培养具有专业化的亲商服务态度,让投资者在细微处感受到园区软环境的优越。组织开展了以“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工作、创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创”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项目型、实干型、创业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从管理服务上满足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
管理机构:马斌
地址:静宁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平凉市_静宁工业园

甘肃岷县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甘肃岷县工业园区(原名称为岷县乡镇企业工业小区)是1996年3月县上为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聚集和示范带动效应,以搭建乡镇企业发展平台和加速产业开发进程为目的,利用北小路段洮河护岸河堤建成后新增的727.5亩河滩地起步建设的。1999年8月被省乡企局批准命名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 2005年通过全省第一批开发区审核,2006年8月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岷县工业园区。工业园位于县城西北部,与岷州西路相邻,海拔2200多米,年平均气温5.7,降雨量600mm左右,工业园总体呈南北宽、东西狭长,东至岷阳镇岷峰村,西至十里镇上北小路村,南至工业园排洪渠,北至洮河护岸河堤,规划占地面积106.5公顷,分为东区和西区两大部分,东区面积48.6公顷,西区面积57.9公顷,目前已建成面积69.5公顷。工业园规划结构由“一轴、一心、两带、两区”构成。“一轴”即以工业园主干道路为工业园发展的主轴线;“一心”即工业园东区与西区之间的中心景观绿地;“两带”即沿洮河护岸河堤的滨河绿化带和沿排洪渠的绿色景观带;“两区”即工业园的东区和西区。
二、工业园区产业重点和发展方向
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县上先后投资3800多万元,重点对东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了开发建设。修筑洮河护岸河堤3公里,建成35千伏变电所一座,修建硬化园内三纵一横道路2.6公里,修建直径50米的街心花坛一座,并对花坛和道路两边的绿化带进行了统一绿化;架设10千伏电力线路1.7公里、380伏供电线路1.4公里,并在主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同时还架通了通讯光缆和有线电视线路。目前,东区基本实现了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和美化,使东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到2005年年底,区内共有企业40户,累计总投资1.7亿多元,其中从事中药材加工的企业19户,占总户数的47.5%,以岷海制药厂、岷当生物工程产业有限公司、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发挥“岷归”的市场效应,在加工增值上做文章,年销售加工当归、红黄芪、党参等中药材1.2万吨。同时大力开发中成药、冲剂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深精加工产品,培育了浓缩当归丸、春秋宝、当归美肤水、美足液、当归浸膏、中药材饮片等一系列以“岷归”为主的陇货精品。洋芋淀粉生产企业2户,占总户数的5%,年可生产精淀粉2.8万吨、全粉3000吨。地方建材及工艺品加工11户,占总数的27.5%,(其中:洮砚加工企业2户)。其它企业8户。到2005年底,区内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305.8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0459.8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419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742.3万元,出口交货值达到882.6万元,实现利税744.5万元,上缴税金21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了2683人。
今后工业园要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建设“甘肃南部特色经济强县”这个中心),突出两个工作重点(西区的开发建设和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三个发展平台,(打造“工业强县”、非公经济、招商引资三个发展平台),全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土地经营管理、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力争实现五个目标(将工业园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新型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工业经济的聚集区、非公经济的示范区、城市建设的新城区),全面推进工业园建设步伐”的发展思路,在进一步搞好东区开发建设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严格遵循规划,加快西区的开发建设,为“工业强县”和发展非公经济打造发展平台。我们真诚地欢迎省内外有识之士来岷县工业园投资开发、共谋发展。我们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欢迎各位的到来。
管理机构:张文鹏
地址:岷县工业园区
地址:甘肃省_定西市_岷县工业园区

甘肃酒泉工业园区

一、园区基本情况
甘肃酒泉工业园区原名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首批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地处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敦煌莫高窟而闻名于世的西部名城酒泉市,规划面积58.9平方公里,由南园和西园两部分组成。南园2000年经原酒泉地区行署批准设立,园区位于酒泉市南郊,北靠连霍高速公路,南接酒泉火车站,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西园2004年经酒泉市政府批准设立,位于酒泉市西郊,南临连霍高速公路,西接嘉峪关,东依北大河与酒泉城相望,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甘肃酒泉工业园区经国家清理审核之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3月批准为省级开发园区的。园区地形开阔,海拔1400—2000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为戈壁砾石,地基土层分布稳定,是理想的工业开发用地;园区内水资源丰富,可利用地下水资源动储量10.5亿立方米,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卫生饮用水二级标准;年平均气温7.3℃,平均降雨量85.3毫米,日照长,温差大,空气优良,环境质量符合GB3095-82国家二级标准。
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投资1.3亿元,组织实施了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绿化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供排水管网与市区管网相连,电力设施配套完善,通讯实现了无缝隙覆盖,可满足各类项目的入驻需要。园区交通货运条件十分便利,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214省道穿园而过,兰新铁路酒泉火车站与园区咫尺相邻,嘉峪关机场距园区15公里,10公里地方铁路干线和8公里支线在园区内延伸,网格道路四通八达。
园区设立以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配套条件,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有美国杜邦先锋种业、内蒙古草原兴发、四川大业、河北三鹿、安徽丰乐种业、甘肃敦煌种业、兰州大得利生化制药、甘肃西部天地商贸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省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园区,经济合作的触角不仅延伸到了上海、山东、安徽、河北、内蒙古、四川、浙江、海南和香港等省市区,而且还与美国客商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目前,两园入驻企业总数已达116家,其中:固定资产规模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7家,累计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吸引外资3310万元,吸纳各类从业人员3650人。2005年,园区内企业完成生产产值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9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616万元,上缴税金1774万元。园区对全区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显现,财政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全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平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随着入园项目的增加和项目建设速度的加快,园区的规模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南园已形成了以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种子精深加工、生化制药、乳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西园以轻工物流、专业市场、旅游观光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二、园区管理与服务
甘肃酒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县级事业单位,受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政府委托,对园区进行统一管理。管委会实行“相对独立、封闭运行,一站式服务”管理体制,内设办公室、规划建设分局、国土资源分局、财政分局、项目科和物业科等职能机构,全面负责园区各项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园区实行一条龙、一站式的封闭式运行政策,围绕招商引资全过程,努力为投资者提供简捷、优质、高效服务。
园区现有的一所高职院校(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两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较强,既可为入园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又可为其进行技术研发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工商、税务部门在园区设立了专门针对入园企业的服务所和征收分局,提供方便、快捷的“一条龙”服务,为企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管理机构:
地址:酒泉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酒泉市_酒泉工业园

甘肃平凉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甘肃平凉工业园区(原平凉二十里铺工业园区)是2002年甘肃省经贸委批准成立的,2005年5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8月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平凉工业园区,截止2005年底,园区完成生产总值1.3亿元,工业增加值41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安置就业岗位2080人,人均工资5000元。
甘肃平凉工业园区位于平凉市东郊,距平凉城区5公里,依据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内地势平坦,为泾河川区平凉段最有优势的土地,312国道、宝中铁路横穿园区,交通便利,水土资源丰富,空气质量高,川地开阔,气候宜人,通讯便利,水电资源丰富,地域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9.7℃,平均海拔为1280米,日照2423小时,年降水量511毫米。
甘肃平凉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00公顷,园内规划建成五纵二横共七条道路,总长度11.32公里,其中南北主干道和园区东西路规划宽度分别为60米和50米,工业布局分三个区域。其中:一类工业区56.8公顷,主要安排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工业、工艺品制造业等;二类工业区50.5公顷,主要安排食品工业,部分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三类工业区28.5公顷,主要安排建材工业、冶金工业;福利生活区7.4公顷,电力设施用地0.2公顷,集中供热1.2公顷,园区管理用地0.3公顷,电信设施0.2公顷,道路用地31.6公顷,广场用地0.4公顷,防护绿地13.2公顷,污水处理厂9.7公顷。
园区把实现高新技术聚集化、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技术化做为推进工业化的切入点,做为提升工业化和推进城市化的载体,把发展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园区的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计划用3~5年时间将全面完成“五通一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区美化、硬化、绿化、亮化,使园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工业为主,商贸为辅,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高层次、现代化的新城区。在园区经济建设上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招商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对投资建设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采取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实行“零收费”管理的优惠政策,用5~10年时间,招商入驻30~50户工业企业,使园区总投资额达到10亿元左右,园区内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以上,销售收入4~6亿元,实现利税0.8~1.2亿元。
甘肃平凉工业园区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委托区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园区规划区域内的地形图测绘,为完善园区规划,作好控制性详规,创造了基础条件。二是制定完成了园区实施方案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了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及园区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和园区管理条例、园区企业管理条例等政策。三是建成了园区南北、东西两条宽50米的主干道。南北路全长950米,东西路全长2.7公里;同时配套完成了主干道两侧的绿化工程。四是沿主干道铺设了供水、供电、通讯光缆管线。
截止2005年底,已有11个项目入驻园区,概算总投资2.6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2.12亿元。
二、园区服务与管理
甘肃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为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与崆峒区委、区政府领导,现有人员编制18人。管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内设一办两部一所,即: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部、招商部和财政所。同时,平凉市二十里铺工业园开发建设总公司与管委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管委会是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独立行使园区规划管理建设及项目审批等工作。对园区实施统一领导、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能是:
(一)负责工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并督促项目实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和各项优惠政策;抓好工业园区内各类项目的论证、施工管理及监理;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为广大客商做好服务。
(二)对辖区内的三个村履行乡级政府管理职能。
一是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二是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保护集体财产和公民私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负责指导村委会工作。
管理机构:张勇
地址:平凉工业园区
地址:甘肃省_平凉市_平凉工业园区

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

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原名称为武威黄羊农业科技示范园),座落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距武威城东南35公里处,是甘肃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特色相对明晰的城镇之一。黄羊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甘肃省“明星乡镇”,是“全国首批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镇”。2000年9月,国家农业部批准设立了武威黄羊工业经济开发区;2002年5月9日武威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了武威黄羊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西部(武威•黄羊)食品工业城”,2005年5月11日,设立了甘肃黄羊食品工业城管理委员会。在全国开发区清理审核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8月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由一城(黄羊食品工业城)两园(黄羊生态工业园和谢河生态工业园)构成。核心区域在黄羊镇,主体范围为:东至三干四支渠,西抵老黄羊,南靠312国道,北至农垦电大、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一、基本情况
园区内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8℃,年日照时数2532.7小时,最低年日照时数1664.4小时,平均日照率57%,年平均降水量154.6毫米,蒸发量2021毫米,最大风力8级,最大冻土深度1.42米。园区交通运输便捷。处在西陇海兰新线甘肃段的中心地带,东连兰州、白银两市,西接金昌、张掖两市,南与青海接壤,北与内蒙古毗邻,并与宁夏银川邻近,处于桥梁和纽带的重要咽喉位置。以食品工业城为核心800公里的辐射圈内分布着36个地级市,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国道312线、省道308线横贯其境。园区内有较大的货物站场,距园区15公里处有西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武南车站,货物年吞吐量42万吨。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与镇区配套建有道路、路灯、绿化、上下水、污水处理厂、学校、医院、宾馆、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等,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发展现状
园区的产业发展突出生态产业建设与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以第二产业反哺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围绕园区建设,重点形成了小麦面粉加工、酿造葡萄、肉类食品加工、啤酒大麦、果蔬加工、调味品、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与功能食品等八个产业及医药化工产业。截止2005年底,园区内入驻企业86户,当年生产总值为56000万元,财政收入4000万元,就业达13540人。园区内已有22种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取得了环境体系认证,3家企业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3个农产品取得了原产地标记认证。
三、管理服务
(一)管理机构
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于2003年3月成立了管委会领导小组,为入驻创业的企业做好服务,开好“绿灯”。实施“一站式”服务,使入驻企业减轻“中转”环节。园区管委会对入驻企业进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外来创业企业,除帮助做好企业的建设工作,还协助企业打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使企业在园区内创业事半功倍。
(二)以服务改善环境
1、硬环境建设方面:一是新修道路7.23公里,栽植各类树木10.83万株,营造绿地8万平方米;二是对工业区内对面粉工业区各企业进行厂容、厂貌、厂区改造。修建各企业厂区通道、人行道,制做宣传企业的品牌和产品品牌的霓虹灯,改善了各企业生产环境,改变了面粉工业区的外在形象。
2、软环境方面:围绕食品工业建设,从转变职能入手,创新工作思路,改变服务方式,对驻镇新建项目进行项目选择、项目选址、项目建设、项目手续的申报与批准,促成项目的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3、创业政策方面:对入驻企业的创业企业,园区可根据项目投资的大小给予无偿提供土地、厂房或象征性交纳一定的租费;园区内“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创业企业全免费使用;入驻的企业由园区协助办理一切手续。近三年内为入驻的8户企业投资1050万元新建了约18000平方米的彩钢生产厂房,使投资者大大降低了创业费用。
4、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地方财政每年列支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并为企业积极争取省、市、区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自2003年以来地方财政资金先后用于支持企业的资金达800万元。
管理机构:丁国珍
地址:武威黄羊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武威市_武威黄羊工业园

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董志塬腹地,海拔1445米,东与陕西省相接,西与宁夏相连,南与甘肃平凉相邻,地处东经107°27′42″—107°52′48″,北纬35°25′5″—35°51′11″之间,区内日照充足,降雨量丰富,平均气温10.1度,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区内资源储量丰富,交通便利,已探明石油储量达4.35亿吨,煤层储量达1342亿吨;有连接陕甘宁三省大电网的330KV枢纽变电站一座;城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第二水源—巴家咀水库已纳入城市环状供水网,年供水量4000万吨;省道202线纵贯市区,民航庆阳机场距市内仅2公里;区内已建成先进的程控电话网、可视电话会议网、数据通信网、无线市话网及GMS、CDMA移动通信网,通信方便快捷。
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由南北两个工业区构成,始建于2003年。200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园区,也是庆阳市唯一通过国家审核的省级工业园区。南工业区位于西峰区新城区世纪大道东侧,北起南二环,南接南五环,东至东环路,规划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6000亩)。北工业局位于西峰城区长庆北路与北环路交汇处,南至长庆北路北段,西至西环路北段,东至东环路北段,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中心区占地500亩,园区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建设条件良好。设有石油化工产品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机械电子产品区、外经外贸区、食品医药加工区、文化产品加工区及综合服务区七大功能区块。
园区道路十横四纵,给水、排水、排污、变送电、通讯等设施保障畅通,公共服务机构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可吸纳各类企业100户左右。园区建设全面建成后,将每年新增工业产值10多亿元,实现税收16000余万元,可全面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及产业间、企业间的密切配合与良性互动,将成为西峰区乃至庆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园区发展状况和重点产业
本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配套服务的原则,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注重思维创新、观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按照“环境就是资本,形象就是无形资产”的理念,坚持“环境营造与项目引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经济建设的航母,截至2005年7月底,园区已投资3360多万元完成了10千伏高低压电网和通讯光缆架设及供排水、中心道路硬化、小区绿化等工程。首期开发土地63公顷,入园企业37户,其中南工业区入园企业18户,北工业区入园企业19户,总投资26458多万元,已有12户企业建成投产,完成总投资1.3亿元,实现就业22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石化产品及特色文化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三、开发区管理服务
园区成立庆阳市西峰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工作。
园区竭诚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公正、守信的服务环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公开办事内容、程序和时限;对投资申报事项,凡资料齐全、文件齐备的内资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外资企业涉及的区级审批事项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凡进入园区检查的工作人员必须出示区政府颁发的《检查许可证》,佩带行政执法标志,并进行登记。区政府设立了项目投资中心,设立了项目投诉“110”,对影响项目投资建设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查处,并反馈给企业。
管理机构:郭建科
地址:庆阳西峰工业园区
地址:甘肃省_庆阳市_庆阳西峰工业园区

甘肃民乐工业园区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甘肃民乐工业园区前身是1994年建成的高新实用技术开发区。1996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3年由兰州大学规划设计院,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编制《民乐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4年被张掖市政府批准实施,更名为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后经全国开发区清理审核之后,2006年3月被甘肃省政府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民乐工业园区。
园区位于张掖市南35km处,总规划面积127.3km2,目前建设面积27.5km2,园区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500~1800m,年平均气温0~7.6℃,无霜期78~288天,年均降水量155~501mm。距民乐县城30km、兰新线15km、石岗墩飞机场10km、东乐火车转运站25km、张掖火车站38km,国道227线南北纵贯,六东公路横穿全境。
园区自创建以来,通过生态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林网植被、道路、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成园区道路6条共67km,机井55眼,变电所2座,输变电线路65km,配套渠系工程100km,基本满足了开发区生产生活需求。电视、通讯等网络设施已全部开通使用。
二、发展状况和产业重点
目前园区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有122户企业在园区安家落户,从业人员达3667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550人,中高级技术职称85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60人。形成了以滨河集团、银河集团、化工厂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和酿酒、化工、农产品生产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55个农林场和2万吨食用酒精、1万吨纯豆粉丝、600吨真空冻干食品、1万吨无钙焙烧红矾钠、3万吨碳酸钡、1万吨氧化铝、3万吨碳酸锶、4万吨麦芽、2500吨苹果梨浓缩汁、3万吨中药材加工、2万吨高级食用植物油等重点项目。
2005年园区总产值达6.76亿元(工业产值达4.7亿元),出口交货值达到1800万元,实现税金2176万元,利润2908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东西合作项目累计引进资金1.8亿元)。2006年计划新建重点工业项目3个,一般工业项目5个,完成投资9720万元,项目建成后园区可新增产值5亿元,利税6000万元。
三、园区管理服务
园区服务设施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办事方便快捷,工商所、邮电所、变电所、治安派出所、银行办事处、法庭、医院、广播电视站、道管站、林业站、治沙站等服务机构已建成投入使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加油站、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服务性设施正在积极筹建中。园区管理职能由甘肃民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县长任管委会主任,并设专职副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为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办公、一只笔签字、一个印章生效的办事程序,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
园区管理制度健全,政策优惠,人力资源充足。为加快建设步伐,县上制订出台了《民乐县工业园区管理办法》、《民乐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民乐县工业园区建设优惠政策》。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落实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加之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今后园区项目布局以“4321项目工程”(即四个10万吨:10万吨铬盐、10万吨饲草加工、10万吨生态造纸、10万吨碳酸钡;三个5万吨:5万吨马铃薯淀粉、5万吨麦芽、5万吨高烹油;两个1万吨:1万吨浓缩果汁、1万吨方便食品;一个3万吨:3万吨中药材)为重点,计划到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新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就业人数达到6500人以上。届时,甘肃民乐工业园区将成为整个河西走廊环保型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化工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必将为民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园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管委会和相关企业都建立了网站,公布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发布招商信息和供求信息,公开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收效明显。已成功引进省内外企业8家,引进资金18260万元,新上项目8项。
管理机构:鲁升元
地址:民乐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张掖市_民乐工业园

甘肃张掖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甘肃张掖工业园区(原名称:张掖工业园区)是经2004年全国开发区清理审核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3月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张掖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总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由东北郊科技产业区、高载能工业区和兔儿坝电力生化工业区组成,形成了“一园三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园区所在地为“丝绸之路”重镇,有“塞上锁钥”之称,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张掖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经97°20′至102°12′,北纬37°28′至39°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峪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海拔1200-5565米,年平均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351毫米,无霜期78-140天,区内河流众多,日照充足,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是全国商品粮、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之一。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境内交通便利,兰新铁路和312、227国道横贯全境,连霍GZ45线、省道213线与城区二环路相互交汇,中等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邮电通讯方便快捷,西、兰、乌光缆贯通全境。已初步形成 “两纵六横”路网框架,绿化覆盖率达35%,新兴城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二、发展状况与产业重点
截至2005年底,园区内企业总数达4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7户,各类企业完成产值14.2亿元,其中完成工业产值5.9亿元,完成增加值4.3亿元,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实现营销收入12.25亿元,实现利润7125万元,完成税金4343万元,占甘州区的29.6%。区内企业从业人员达13180人。
园区已培育出中种、有色金属公司等4户销售收入上亿元和华瑞、天业节水等5户销售收入上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培育出华辰建材市场、金张掖汽车交易市场2户交易额上亿元的大型专业市场。“甘绿”脱水菜、“昆仑雪”淀粉、正大种子等产品已成为甘肃省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轻工食品、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种子加工等产业群体。特别是正大、甘绿、昆仑公司等21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大大增强了本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园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成为张掖市、区招商引资的窗口、产业发展的平台和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
三、管理服务
甘肃张掖工业园区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办事机构健全、运行机制灵活、服务优质高效。在日常运作中张掖市、区政府授予园区管委会县级综合管理权和地级项目审批权,授予了园区开发建设的十项权利和十项职能,并依据管委会职能和权限,设立了项目引进部、土地规划建设部、财政分局、党政办公室、农村工作部等8个科级建制的职能机构,全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园区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园三区”开发建设经营全局,坚持国家对开发区“以发展工业、利用外资、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开发区向多功能和综合性产业区转变”的发展方针和要求,以科技产业为龙头,以资源和能源转化为依托,以盘活土地资产为手段,搭建融资平台,适度举债经营,市场化运作;以优惠政策为导向,扩大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经营;在挑战中捕捉机遇,在创新中破解难题,整体推进“一园三区”提速发展。真正把园区办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区外)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力争建成全省一流开发区。在项目引进中本着“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原则,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以营造优良的投资发展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区进一步扩大开放、鼓励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搭建有利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服务平台,努力树立规范行政、热情服务的全新形象,大力简化工作程序,全面推行了“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低成本”的办事原则和“一个窗口对外,一枚印章生效,一支笔签字决策、一条龙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和落实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项目跟踪负责制和政务公开公示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全面推行了“阳光政务” 和“诚信工程”,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为投资客商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管理机构:张掖工业园区管委会
地址:张掖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张掖市_张掖工业园

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

一、园区基本情况
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的前身为山丹县城北工业小区,1992年规划建设,1995年4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4年全国开发区清理审核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3月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县城东北,兰新铁路复线以南,紧靠城区,海拔在1770-1825米之间,地势相对平坦,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年均气温5.9℃,年降雨量156毫米。园区建区原则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以矿产品加工、农牧产品加工、建材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53公顷,建成面积210公顷。园区东距山丹火车站2.5公里,西距高速公路出入口9公里,交通便捷,是发展工业区的理想位置。园区建设以来,先后投资2855万元,铺设输水管道10公里,支管道11公里,修建供电开关站1座,架设输电线路31公里,修筑柏油主干道2公里,砂石道路10公里,防洪渠道2公里,桥梁、涵洞18座,植树2万多株,实现了水、电、路、讯、林“五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和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发展状况和产业重点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园区现已形成了建材、冶炼、农副产品加工和商流服务四大特色主导产业。2005年,区内各类企业达到171家,其中:工业企业76家,主要包括:水泥企业3个,年产水泥80万吨;硅铁冶炼企业6户,年产硅铁5万吨;焦炭冶炼企业1户,年产焦炭10万吨;特种焊接材料企业1个,年加工特种焊接材料6000吨;农牧产品加工企业9户,年加工啤酒麦芽2万吨、洋芋淀粉5000吨、肉食品1000吨、白酒800吨、天然食品600吨;建筑企业4户;商流服务企业62个;交通运输企业2个;养殖企业27个。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53亿元。先后引进省内外客商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工业项目50个。园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2005年底,园区内人口总数达到1.84万人,其中就业人数达到9800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2%。全年实现总产值8.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4.9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实现利税4290万元。
三、管理服务
园区设立之初,县上就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园区管委会,行使县级综合管理权,下设管委会办公室,充实编制和人员,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履行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征地划拨审批、规划实施监督等职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工业园区四至界限规划意见及管理暂行规定,使园区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同时,配套制定了园区的优惠政策,对落户区内的企业在立项审批、设施配套、土地划拨、税费征缴等方面实行优惠扶持,对企业从业人员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有关部门对企业实行限时高效服务,特事特办,提供一站式办公,及时为企业解决资金、供水、供电、通讯等具体困难,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把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贯穿始终,全力构建和谐发展的软硬环境,促进了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县上对园区管委会组成人员先后进行两次补充和调整,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县委、政府领导定期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调研,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协作,为园区各项规划、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提供大力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建设园区的良好氛围。为了规范园区建设,2005年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山丹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为进一步促进园区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管理机构:赵永生
地址:山丹城北工业园区
地址:甘肃省_张掖市_山丹城北工业园区

甘肃华亭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甘肃华亭工业园区(原名称为华亭石堡子工业园区)始建于2002年6月,是华亭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内丰富的煤、电、水资源优势和石堡子原5203、5204两户军工企业搬迁遗留的闲置厂房、国有土地建设而成,园区规划以发展煤化工、环保型冶金为主的新型工业园,2002年9月被省经贸委批准为省列重点工业园。2004年初被市政府确定为市县共建工业园,2005年12月在全国开展各类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4月批复为省级开发园区,并更名为甘肃华亭工业园区。工业园位于县城以东,东至安口镇高镇村、南至安口镇前锋林、西至东华镇月园村、北至砚峡乡韩河村,工业园整体位于山谷川道之中,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6.4℃,最低气温-23℃,工业园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00公顷,建成面积133.33公顷。投资3000多万元配套建成了园区专用公路10.6公里,铺设供排水管道30千米,建成了移动、联通基站和110KV输变电站,开通了小灵通、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公交车,沿中心区街道两侧安装路灯54盏,铺设马路砖7000m2,在公路两侧空地集中绿化两处750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6400株,目前工业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形成道路畅通,水、电、网络配套,美化、亮化、绿化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宝中铁路、省道304、203线穿境而过,园区交通便利,可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我们正在实施的房地产开发工程将极大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工业园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园区产业建设现状
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实施二次创业,推动发展转型,将甘肃华亭工业园区建成煤化工“摇篮”的科学定位。现已形成了以煤化工为主导,以铁合金、金属网编织、型材、电石、砼添加剂、气体为一体的工业体系。一是围绕煤化工主导产业,多方调研论证,实施了60万吨甲醇项目,落实到位资金1亿元,完成了场区农户、企业的搬迁安置,场区“三通一平”工程。河流改道工程,已完成土石方565270方,块石备料20000方,备砂石2800方,衬砌河堤1500方,河流改道工程主体工程已完成,5月底可实现导流。二是围绕冶金产业做大做强,投资1487.5 万元,新上豫华公司硅锰铝生产线,建成窑炉一座,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已上市销售;投资1512.2万元建成了晨华公司年产1万吨混凝土添加剂生产线一条,已投入试生产;投资756.8万元的光辉气体公司二期溶解乙炔及充装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投资2892.6万元,建成了乐华公司产年4万吨电石项目,现已建成了环保石灰窑、除尘塔、配电及附属工程,目前正在试产。投资3168.9万元,实施了福华公司续建项目,建成了国内领先水平的Q400纵列式连轧生产线,调试比较顺利,有望6月底正式投产。截止2005年底,园区内共有各类企业28户,其中:大型工业企业7户,合同投资总额30.33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94亿元,实现生产总值3.6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实现利税650万元,园区内现有从业人员1143名。
三、园区管理服务
2002年成立了县政府直属(正科级)的“华亭县石堡子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工业园规划建设发展。按照“先低后高,先予后取”的原则,制定实施了《华亭县石堡子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石堡子工业园管理办法》,土地厂房低成本出让,公用设施无偿提供,租金费用分期收取,资金借贷主动衔接,注册办证包揽办理,生活居住优惠配套。在税收政策上,对生产性项目实行“免三退三”政策,即所得税留县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三年50%返还;对非生产性项目实行“免三退二”政策。同时,还制定了引资入园有贡献奖、大小项目有增幅奖的奖励政策,形成了对外有吸引力;对内有推动力的激励推动机制,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链接和创新。同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盼什么给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的要求,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大开‘绿灯’”,全力服务。按照低费赋、高回报、快发展的“华亭环境”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客商投资风险,以华亭矿区最低的煤炭价格保证协调供给,对所有入园企业以评估价的20%或出租、或转让厂房资产,以诚信保证客商引得进、留得住,真正做到了政策一张文、待遇一揽子,投入低成本,创业低风险,让客商得到最大回报,使园区得到最快发展。坚持用市场观念经营园区,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成立了管委会,设置了党政、招商、农村、恒兴公司四个办公室,增强了协调推动能力,实现了人员、机构的优化配置,以县上划拨的国有资产为资本金,注册成立了恒兴开发公司,与园区管委会两块牌子,一支队伍,专门负责规划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立了工业园劳务工作站,负责劳动力资源调查和企业用工推荐,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凡涉及园区各种执法检查活动和收费项目,必须由管委会核准后实施,有效遏制了“三乱”行为,维护了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在项目申报、土地使用、资产处置、审核办证等方面建立起了一套规范化的服务体系,推行了包揽服务、跟踪服务、承诺服务等服务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开发建设环境。为了方便投资者就近办理各种手续,我们推行工商、税务、公安、供电等单位定期现场办公,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在干部管理方面,实行双向分业绩考核制度,推行干部职工定期述职、民主评议,年终考核等制度,广泛开展“三看一比”活动,即发展看落实,为民看落实,能力看落实,转型比落实,建立“平等、法制、高效、双赢”的新型政企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管理机构:李 仁
地址:华亭工业园区
地址:甘肃省_平凉市_华亭工业园区

甘肃高台工业园区

一、开发区概况
甘肃高台工业园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1996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在2004年全国开发区清理审核之后,2006年3月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同时更名为甘肃高台工业园区。园区处于东经99°48′,北纬39°18′,规划用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园区距高台火车站2公里、距县城7.5公里,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自然条件优越,园区内地势由南向北均匀倾斜,地势平缓,气候属北温带干旱气候,日照长,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降水少,蒸发强。主导风向为东风。太阳辐射量全年为103441.872千瓦/平方米•年。年平均日照时数3088.2小时,年平均气温6-7℃,年降雨量125-160毫米,年蒸发量1900-2100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区内水、电、路、通讯、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龙头企业规模壮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园区共有企业32家,从业人员2500人,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项目建设投资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37亿元,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实现税金1318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园区内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了16%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
二、发展状况及重点产业
目前,以番茄、制种、棉花、酿酒葡萄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成为园区主导产业,并初步形成规模效益。2005年,依托园区龙头企业,全县番茄、制种、棉花、酿酒葡萄等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0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带动2.4万户农户直接从事产业化经营,从四大产业中得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6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的28%。企业实现增加值6983万元,上交税金976.5万元,占园区企业上缴税金1318万元的74%。“十五”期间,园区累计建成工业项目18项,落实建设资金16562万元,其中:建成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6项,建成投资100-1000万元之间工业项目12项。在已建和在建项目中,招商引资项目达到12项,占项目总数的67%,引进资金15130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91%。招商领域不断扩大,吸引来自江苏、江西、河南、河北、四川、宁夏等10多个省、市的客商前来投资创业,域外资本投入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渠道。
“十一五”期间,园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壮大、聚集、提升”为目标,突出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品、盐硝化工、建筑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品牌项目为支撑,以优良环境为保证,把园区建成县域经济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项目聚集的平台,产业升级的基地,努力形成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发展格局,不断推动园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服务
高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工业园区作为实现工业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以引进招商项目,增加经济总量为目标,以创建客商满意投资环境为重点,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在建园初期,县委、政府就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财政、金融、土地、城建、环保、电力等1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业园区管委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并制定了《高台县工业园区优惠政策》、《高台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高台县工业园区服务承诺制度》等配套制度。
高台县工业园区以服务为契机,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科学地建立了高效的服务体系。首先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项目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其次尽最大努力积极为入园项目服务,建立新型政企关系。通过采取“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的方式,为园区建设提供公开、规范、简便、快捷、高效、廉洁的服务。并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帮助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三是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全程跟踪负责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每个项目都确定专人全程跟踪,为企业领办、协办项目开工建设手续,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督促资金落实和项目的建设进度。
经过完善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让企业真正获得高度自由,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真正营造了一个让投资者放心、顺心、安心和舒心的发展环境。
管理机构:范和忠
地址:高台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张掖市_高台工业园

甘肃永昌工业园区

一、园区基本资料
甘肃永昌工业园始建于1992年,1994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2年被省经贸委批准为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园区,2003年被省乡企局批准为甘肃省乡镇企业科技园区,2005年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3月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永昌工业园区。园区位于丝绸古道之要冲-永昌县县城以东2公里处,处于东径101°4′至102°43′,北纬37°17′至39°之间,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5公里。区内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区域性气侯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4.8℃,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16.1℃。无霜期124天,日照306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73.9毫米。
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53平方公里。境内矿产资源及农产品资源丰富,建有金川公司、八冶公司、金化集团、永昌电厂、河西堡铁厂等大中型国有企业。交通便利,312国道及连霍高速公路横穿全区,向北18公里到新亚欧大陆桥(兰新铁路),永雅公路直达内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区内电力供应充足,上下水畅通,通讯设施良好,道路平整,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
二、园区发展状况及产业重点
工业园自开发建设以来,紧紧依托县域内丰富的矿产品、农产品及劳动力资源,借助境内大中型企业的人才、资金优势,开拓进取,不断状大。目前区内建成和在建项目总投资已达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落户企业580 家,其中工业企业95 家。初步形成了以啤酒麦芽加工,特色面制加工、羔羊肉加工,饲草加工、 脱水蔬菜加工,金属粉末冶炼,金属加工为主要产业,以莫高金昌麦芽厂、天寿特种面业公司、中农草业公司、德赛羊业公司、春芽脱水蔬菜厂、长庆金属粉末公司,陇浙炉料公司、天源矿业公司等为重点企业,涉及化工、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10多个行业,生产铬铁、硅铁、镍粉、钴粉、啤酒麦芽、特种面粉、苜蓿草粉、草颗粒、脱水蔬菜、羔羊肉、矿泉水、塑编袋等30多个产品的乡镇工业体系。2005年园区完成总产值153300万元,工业增加值25000万元,实现利润7230万元,实现出口交货值460万元,实缴税金2785万元,从业人员5300人。
三、园区组织管理服务
园区成立初期,县委、县政府就成立了由时任县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乡企、建设、国土、计划、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处理园区日常事务,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审批,一枚公章办事,一条龙服务”的高效工作机制。1995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永昌工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1996年8月,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永昌工业区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园区党政事务的领导管理。管委会下设一室(办公室)二部(项目发展部,城建环保部),核定编制10人,设主任一名(副县级),党委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主要的工作职责是:监督、规划、协调、服务。工商、税务、公安、金融等相关单位在园区设立办事机构,业务上受主管单位领导,人事方面受管委会和主管单位双重领导。
园区建设初期,为大力吸引外来客商及本地有志之士来园区投资创业,曾于1996年8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永昌工业示范区的若干政策规定》,从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投资商优惠,吸引外地客商、动员鼓励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开发建设园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县政府高瞻远瞩,相继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发展抓项目”的根本要求,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工作,针对县内三大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永昌县鼓励投资优化服务若干政策规定》,并逐年调整、完善,认真贯彻落实。极大地改善了园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广大的外地客商落户园区。县委、县政府还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及投资者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由县级领导协调、指导、督办、落实,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实际问题。全县各职能部门对入区项目实行手续协办制、首问负责制、全程服务制、办事程序公开制,确保入区项目的顺利建设,确保了园区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管理机构:潘从海
地址:永昌工业园区
地址:甘肃省_金昌市_永昌工业园区

武威工业园

一、基本情况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原称武威城东工业园,位于武威市城区东部,创建于1994年,是甘肃省首家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确认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05年全国开发区清理审核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3月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园区东至武黄公路,南至兰新铁路,北至凉古公路,西至武威城东新区生态隔离带东边,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先期开发3km园区。已建成面积250公顷。园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绿洲平原,海拔约1500米左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元月气温最低(最低温度为-14.90℃),7月温度最高(最高温度为33℃)。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已被列入城市规划范围,是武威市相对集中独立的工业区,也是联系武威城区与武南镇的纽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能源供应充足,程控电话、无线移动通讯和宽带网络覆盖。园区绿化覆盖率20%,污水排放管网连接市郊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武威城区至武南宽68m、长20km的园区主干道,园区道路总里程达33km,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和产业重点
园区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采用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生态工业园区(三代园区)模式,以生物化工和食品工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与重组,实施物质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纵向延伸主体产业,横向耦合相关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共生体。园区重点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工为主要发展产业,成为武威机械和化工加工基地。
园区分为八大功能区、六大系统。八大功能区:生物化工区、食品加工区(I)、食品加工区(II)、综合加工区、商贸服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仓储物流区和生态绿化区;六大系统:原料供应系统、物质生产系统、能源供应系统、物质循环利用系统、物流系统及管理服务系统。
截止2005年底,区内各类企业已发展到565家,其中:工业企业59户,从业人数达1.8138万人,固定资产总值20.4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5960万元。实现利润1.3048亿元,完成税金4650万元。
三、工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
(一)管理机构
园区建有科学、效能、统一的管理体制,设甘肃武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综合管理园区,管委会下设综合办公室、项目发展部、规划管理部、社会事务部,为工业区不断发展壮大服务。
(二)入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入园企业在享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优惠政策的同时,还享受地方支持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园区鼓励发展生态工业和环保型产业,支持生产绿色产品,享受特殊的地价和税收优惠。一是《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二是《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优惠政策》;三是《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武威城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
管理机构:张学增
地址:武威工业园
地址:甘肃省_武威市_武威工业园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